隨著天氣逐漸變冷“非瘟”和各種流感又到的非常容易的爆發的嚴峻時期,有朋友們反饋“非瘟有可能會在飼料中傳播”的說法。借此機會小編通過翻閱大量的科學文獻和咨詢農大畜牧學教授之后,給大家整理了以下幾點內容!
生豬養殖過程中‘青飼料’容易攜帶ASFV病毒
經德國弗里德里希·洛富勒研究所(FLI)、聯邦風險評估研究所(BfR)和瑞典Statens Veterinrmedicinska Anstalt(SVA)研究表明,在已發現感染的ASFV(非洲豬瘟的英文縮寫)病毒的牧草場和青貯廠受污染的原料在收割后很長一段時間內仍然具有傳染性。
但是可以通過在酸性程度比較高的環境下儲存可以降低ASFV病毒的活性。不過廣大養殖戶和自養戶們不用擔心,目前非瘟病毒來源還主要是位于進口豬,本地豬目前還沒有傳染非瘟病例的報告,更別說此時的青貯飼料了,青貯飼料還可以放心大膽的用!
本地谷物以及副產品完全不會導致非瘟的傳播
有研究表明谷物原料根本不會導致導致非洲豬瘟的傳播,因為谷殼以及隨后的干燥和儲存程序大大降低了傳播風險。但這種風險也不能完全排除。因此,對于來自存在非洲豬瘟感染風險的地區的原料,需要采取適當的處理措施進行減毒處理。非洲豬瘟病毒通過干酒糟及其可溶物(DDGS)傳播是非常不可能的,所以廣大養殖戶在利用酒糟養豬或者豆渣養豬是非常正確的選擇,不僅能實現非瘟的杜絕還能提供高質量的蛋白日糧,可謂是一舉兩得!
即使就算是豆粕類的產品在生產加工過程中不幸感染上ASFV(非洲豬瘟的英文縮寫)病毒顆粒,但是再后續高溫加工過程中病毒也會幾乎完全失活。如果生產上各階段操作均符合規定的衛生和儲存條例,ASFV通過豆粕傳播的可能性非常小。但需要避免二次感染。
塊根類的加工副產品完全杜絕非瘟的傳播
甜菜渣、地瓜干以及馬鈴薯等塊根類加工副產品是根本不會造成非瘟病毒的傳播,因為這些類的產品通常會直接被脫干水分通過瞬間高溫加工成各種高溫顆粒料,而150°到180°的瞬間高溫會將ASFV(非洲豬瘟的英文縮寫)病毒進行滅活。
謹慎血液血漿制品以及骨粉副加工產品的使用
很多養殖戶為了增加飼料中蛋白質和氨基酸的含量通常會在顆粒料中添加一些血液制品或者骨粉,如果血液原料來自非洲豬瘟感染豬只,那么生產的血液和血漿產品可能會造成ASFV傳播。除此之外養殖戶還要注意各種飼料原料的二次感染,儲存飼料的倉庫一定要遠離豬舍,一旦豬舍內部出現非瘟癥狀的小豬一定要做好隔離消殺預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