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第一次報道非瘟豬瘟已經一百多年了,超過數百篇的文章對非瘟的疫苗研究進行了探索,但是他似乎成了養豬業的一種“癌癥”,難以被攻克。到目前為止,除了越南短暫的批準了非瘟疫苗的臨床使用。尚未有其他非瘟商業化疫苗的報道。
非瘟疫苗研發和使用在我國經歷了曲折的歷程,特別是假疫苗的風波。根據時間,可以劃分為以下階段。
1、拿來主義階段:主要從世界范圍內尋找非法非瘟疫苗,行業反饋,早在2019年我國就出現了基因I型非瘟假疫苗;
2、假疫苗(粗制濫造階段):基因II型單缺假疫苗為代表,安全性和有效性得不到保障,自廢武功,無疾而終;
3、假疫苗(升級優化階段):基因II型雙缺假疫苗為代表,安全性和有效性有改善,但問題很多,臨床損失更大,短期某些豬場有較好反饋,但長期來說得不償失
4、艱難轉型階段(擯棄假疫苗):事實證明生物安全生產經營成績遠勝于使用假疫苗的,之前擁躉假疫苗的很多企業不得不斷臂求生,艱難轉型,某些企業甚至面臨生死存亡的危機。
我國正式非瘟疫苗研制于2019年1月立項,目前為止基本上完成了第一階段臨床試驗,生物安全生產性試驗和第二階段臨床試驗,近來不斷有負面消息傳出,非瘟疫苗前途未卜。反觀美國在越南開展的非瘟疫苗試驗,美國農業部研究組織(USDA-ARS)的研究人員表示,在不到六個月的時間,就完成了疫苗的生產和關鍵臨床試驗,以及向官方的文件提交及授權,并于2022年6月啟動臨床商用,同年8月緊急叫停。為全球非瘟疫苗的研發蒙上一層陰影。
當前研發中的主要非瘟疫苗類型和優缺點如表6所示!
表6 不同類型的非瘟疫苗的研制及其優缺點
備注:++,+表示程度,Y表示是,N表示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