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自侃破釜沉舟行為時,大都會免不了來一句“大不了回家養豬”來給自己壯膽,殊不知養豬是門技術活,還真不是想象中的那么輕松,單單望聞問切識別豬病就能把人難住。如果育肥豬皮膚發紅,那么就要考慮是否是患上這三種疾病了!
一、豬附紅細胞體病
豬附紅細胞體病俗稱紅皮病,癥狀表現為耳、頸、胸前、四肢內側等多處皮膚呈現紫紅色,指壓不褪色。同時育肥豬日增重下降,出現急性溶血性貧血。
豬附紅細胞體病對宿主選擇不嚴格,人、牛、豬、羊等多種動物均可感染,感染率較高。目前對其傳播途徑還不十分清楚,但可通過接觸、血源、交配、垂直及媒介昆蟲(如蚊子)叮咬等多種途徑間接傳播。
該病在一年四季均可發生,但多發生于夏、秋和雨水較多的季節,以及氣候易變的冬、春季節。
治療藥物
1、血蟲凈(或三氮瞇、貝尼爾) 每公斤體重用5mg-10mg,用生理鹽水稀釋成5%溶液,分點肌肉注射,1天1次,連用3天。
2、四環素、土霉素(每公斤體重10mg和金霉素(每公斤體重15mg口服或肌注或靜注,連用7天-14天。
3、咪唑苯脲 每公斤體重用1mg-3mg,1天1次,連用2天-3天。
二、豬瘟
豬瘟俗稱“豬霍亂”,是一種威脅養豬業和具有高度傳染性疫病,病豬初期耳根、腹部、股內側的皮膚常有許多點狀出血或較大紅點,后期極度消瘦,常有副傷寒及巴氏桿菌病繼發。
豬瘟的傳播主要通過接觸、經消化道感染,病豬排泄物和分泌物,病死豬和臟器及尸體、急宰病豬的血、肉、內臟、廢水、廢料污染的飼料,飲水都可散播病毒,豬瘟一年四季都可發生,以春夏多雨季節為多。
母豬出現流產現象可懷疑本病,本病與藍耳病、附紅細胞體病病狀相似,但使用血蟲凈、抗生素及藍耳病疫苗免疫無效。
治療方法
目前市場上預防豬瘟的疫苗主要有乳兔苗、細胞苗、淋脾苗三種,值得注意的是,被注射疫苗的豬必須健康無病,如豬體質瘦弱、有病,體溫升高或食欲不振等均不應注。
三、豬傳染性胸膜肺炎
豬傳染性胸膜肺炎是一種呼吸道接觸性傳染疾病,人工感染豬的潛伏期約為為1~7天或更長。病豬癥狀表現為體溫升至40℃以上,咳嗽,皮膚發紅,發病后期吸困難,鼻、耳、后軀皮膚發紫、發紅。
胸膜肺炎放線桿菌為兼性厭氧菌,最適生長溫度為37℃,對外界抵抗力不強,對常用消毒劑和溫度敏感,一般消毒藥即可殺滅。在60℃下5~20min內可被殺死,4℃下通常存活7~10天。
治療方法
1、選用氟甲砜霉素肌肉注射或胸腔注射,連用3天以上。
2、飼料中參拌支原凈、強力霉素或北里霉素,連續用藥5~7天,有較好的療效。有條件的最好是做藥敏試驗,選擇敏感藥物進行治療效果最佳。
如果養豬場育肥豬出現皮膚發紅就可以依次排查,假設與以上三種豬病癥狀相吻合,就要警惕提早做好防治措施了。如果豬豬皮膚出現發紫現象則應該考慮非洲豬瘟和豬藍耳病了,兩者之間的癥狀迥然不同,養豬人記得要分辨清楚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