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2日,由江蘇現代農業(生豬)產業技術體系與國家生豬產業技術體系聯合策劃,并由安徽現代農業(生豬)產業技術體系、北京現代農業(生豬)產業技術體系、重慶現代農業(生豬)產業技術體系、福建現代農業(生豬)產業技術體系、甘肅現代農業(豬雞)產業技術體系、廣東現代農業(生豬)產業技術體系、廣西現代農業(生豬)產業技術體系、貴州現代農業(生豬)產業技術體系、河北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生豬創新團隊、河南現代農業(生豬)產業技術體系、黑龍江現代農業(生豬)產業技術體系、湖南現代農業(生豬)產業技術體系、湖北現代農業(生豬)產業技術體系、吉林省強牧科技聯盟豬業分聯盟、江蘇現代農業(生豬)產業技術體系、江西現代農業(生豬)產業技術體系、青?,F代農業(生豬)產業技術體系、山東現代農業(生豬)產業技術體系、山西現代農業(生豬)產業技術體系、陜西現代農業(生豬)產業技術體系、四川現代農業(生豬)產業技術體系、天津現代農業(生豬)產業技術體系、云南現代農業(生豬)產業技術體系單位聯合主辦的第三屆泛長三角豬業科技高峰論壇暨全國生豬首席聯合鐘山論壇于南京順利召開。論壇匯聚知名專家、行業領袖,國家生豬產業技術體系首席科學家陳瑤生教授、國家生豬產業技術體系智能化養殖崗位專家單虎教授等做精彩主題報告,與會嘉賓就“智慧健康養殖”和“減抗健康養殖”開展專題研討。
江蘇省農業農村廳總畜牧獸醫師袁日進研究員為會議致辭。袁日進表示,江蘇是農業大省,養豬業是畜牧業中的主導產業、優勢產業,產值超480億。下一步江蘇省將以規?;?、標準化、智能化、生態化、融合化為引領,強化科技和裝備支撐,加快建立現代養殖體系、動物防疫體系、加工流通體系和綠色循環體系,全力以赴將江蘇建設成為長三角優質特色畜產品保供區、綠色發展樣板區、一二三融合引領區和生豬種業新高地。
近年中國養豬業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巨變當前行業能夠如何應對?國家生豬產業技術體系首席科學家陳瑤生教授現場分享七個建議:破除傳統生豬產業發展思維局限,放眼金字塔全產業鏈協同發展;持續創新生豬產業新技術、新方法、新設施設備、新模式的集成應用;以育種資源共享拉動數據共享,實現育種體系良性、健康、可持續發展;集成技術創新落地由個人單打獨斗向產業鏈技術協同,產學研深度融合;破解并實現平衡育種的高度壟斷與育種價值普惠性的矛盾;以行業數字化轉型為契機,促進生豬全產業鏈數字化生態圈創建;大數據時代,有共享才有大數據,有大數據才有行業進步。
智慧養殖業未來可期,與行業共享成果
在智慧健康養殖專題研討中,國家生豬產業技術體系智能化養殖崗位專家單虎教授分享了《智能化養豬健康管理評估體系》,著重講解智能化養豬全屋體系、生豬養殖智能環控系統、小科愛牧O²S大平臺等內容。單虎指出,智能化工具能夠幫助養殖場突破信息孤島、數據風險和數據難以優化的痛點,根據用戶需求形成周報月報,指導豬場有針對性的降本增效。尤其是智能化養豬全屋體系,提供整場方案,覆蓋全場無死角。研發團隊也致力于提升智能化工具的實用性與簡潔性,讓更多不同規模的養殖場共享智能化成果。
圓桌分享環節,與會嘉賓就“智慧健康養殖”交流觀點。四川省生豬創新團隊首席專家何志平研究員表示,生豬養殖智能化還需要加強多學科交叉利用,打造集成平臺讓大家加入;吉林省強牧科技聯盟豬業分聯盟理事長張樹敏研究員認為行業要堅持智慧與人工相結合,找到適合我國養豬業的智能化發展道路;河北省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生豬產業創新團隊環境控制和裝備崗位專家李廣東研究員表示,智能化設備在飼喂管理、疫病防控上可發揮重要作用,目前很多大規模場已應用;安徽省生豬產業技術體系首席專家殷宗俊教授指出,不同設備、系統之間不兼容是制約智能化應用發展的一大問題。
減抗養殖大勢所趨,專家解析技術前沿
如何養好豬、賺到錢是養豬人最關心的問題,南京可萊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特邀嘉賓汪德中博士現場帶來精彩分享。他指出,不同豬場的養殖成果差異非常大,包括PSY、出生體重、斷奶體重等指標,造成很大的經濟損失。汪德中將養豬賺錢的關鍵總結為三項:疫病防控、飼養管理和營養。在養殖減抗的時代背景下,營養/飼料配方需要做到好上口、品質穩定、價格合適等特點。此外豬的品種也有影響。
湖北省農業科學院畜牧獸醫研究所吳俊靜副研究員,湖南省生豬產業技術體系首席專家彭英林研究員,黑龍江省生豬產業技術體系張冬杰,山西農業大學副校長、山西省生豬產業技術體系首席專家李步高教授,貴州省生豬產業技術體系首席科學家史開志研究員參與了圓桌分享環節,就“減抗健康養殖”交流觀點。福建省生豬產業技術體系首席專家周倫江擔任圓桌主持人。
論壇最后,江蘇生豬體系首席專家黃瑞華教授總結了本次論壇的設計思路,抓住“健康”“智慧”及“減抗”關鍵詞,闡述了本次論壇在當今形勢下的重要意義。
最新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