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養豬時間比較長的朋友可能發現了,近些年流行性豬病的爆發,呈現時間越來越短,頻率越來越高的趨勢。尤其2018年的非瘟入侵,給很多中小養殖戶造成了毀滅性的打擊,改變了整個生豬養殖的產業結構,同時也給大家敲響了警鐘:
如果未來出現同等級的豬疫病爆發,我們豬場如何才能做到完全的、可靠的防控措施?
豬場選址
1、豬場周圍養殖環境
①、周圍豬只存欄
實地查看并統計3公里以內、3~10公里內豬場數量和豬只存欄量,在地區上標記3km內豬場、養豬戶位置及有無發生疫情。
注意:豬場密度、豬只數量越大,生物安全威脅越大。
②、高風險場所
屠宰場、病死動物無害化處理廠、糞污處理點、農貿市場、垃圾處理廠、車輛洗消中心、動物診所等均為生物安全高風險場所,豬場選址時應與上述場所保持一定的生物安全距離。
2、豬場地理位置
①、按照豬場生物安全高低排序,安全性最高的為高山地區,其次為丘陵,最后是平原。
②、豬場最好與最近的公共道路距離在500米以上,豬場離公共道路越近,周邊公共道路交叉越多,生物安全風險越大。
③、豬場與城鎮居民區等人口集中區域的距離要在500米以上。
場內布局
1、豬場功能區
豬場主要功能區包括辦公區、生活區、生產區、隔離區及環保區等。小型的豬場可能不會區分的這么細,但如果是500頭以上的規模場最好做好這些區域的劃分。
生產區:是豬群飼養的場所,是豬場的主要建筑區域,也是生物安全防控的重點區域。
隔離區:主要是引進后備豬時隔離使用。
環保區:主要包括糞污處理、病死豬以及垃圾處理等區域。
選種區:針對種豬場,外部人員直接從場外進入選種展示廳,不用經過豬場內部,可采用玻璃隔離進行選種。
2、凈區和污區
凈區和污區是相對而言的,生物安全級別高的區域為相對的凈區,級別低的區域為相對的污區。
在豬場的生物安全金字塔中,公豬舍、分娩舍、配懷舍、保育舍、育肥舍和出豬臺的生物安全等級依次降低。
3、邊界圍墻、圍網、道路
①、豬場使用圍墻或圍網與外界隔離,尤其生產區更應該如此。
②、豬場內部要設置凈道與污道,避免交叉。
4、門崗
①、豬場要采用密閉式大門,最好設置”限制進入“等標語。
②、門崗設置入場洗澡間。洗澡間布局需凈區、污區分開,從外向內單向流動。洗澡間須有存儲人員場外衣物的柜子。
③、門崗設置物資消毒間。消毒間設置凈區、污區,可采用多層鏤空架子隔開。物資由污區側(豬場外)進入,消毒后由凈區側(生活區)轉移至場內。
④、門崗設置全車洗消的設施設備,包括消毒池、消毒機、清洗設備及噴淋裝置等。
5、場區洗澡間及物資消毒間
場區洗澡間是人員從生活區進入生產區換衣、換鞋及洗澡的場所。確保洗澡間舒適,具備保暖設施和穩定的熱水供應等。
洗澡間旁設置洗衣房和物資消毒間,分別用于生產區內衣物清洗、消毒和進入生產區物資的消毒。
6、料塔
料塔一般比較大型的豬場會配置,設置在豬場內部靠近圍墻邊,滿足散裝料車在場外打料,或者建立場內飼料中轉料塔,配置場中中轉飼料車。
目的就是為了確保內部飼料車不出場,外部飼料車不進場。
7、出豬臺、通道
出豬臺、通道是與外界接觸的地方,非常關鍵,很多豬場出問題往往就出現在這里,必須有標識或實物將凈區、污區隔開,不同區域人員禁止交叉。
建議種豬場和規模豬場使用場外中轉車轉運待售豬只。中轉站距離豬場至少3公里。
8、引種隔離舍
引種隔離舍距離生產區至少500米。隔離舍具備人員洗澡和居住的條件,豬隔離期間,人員居住在隔離舍,豬檢疫合格后解除人員隔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