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養結合發展循環農業一直以來被寫入中央一號文件,為加快推動農業綠色低碳發展,助力2030年碳達峰、2060年碳中和,農業農業部2021年在全國17個省份開展綠色種養循環農業試點,并發布了綠色種養循環農業試點技術指導意見。力爭通過5年試點,扶持一批糞肥還田利用專業化服務主體,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種養結合,養殖場戶、服務組織和種植主體緊密銜接的綠色循環農業發展模式。因此,發展適宜于各地資源稟賦特點的種養結合養豬模式,是實現養豬業可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
1 種養結合養豬發展模式的內涵
種養結合發展養豬模式實際上是一種循環農業發展模式,這種模式是以豬的糞尿綜合利用為核心,種植業的農產品或廢棄物作為養豬業的飼料,養豬業廢棄物作為農田肥料,并提供優質農產品。從發展形態上講,種養結合養豬發展模式經歷了由最初的一家農戶幾頭豬的簡單模式到現代規?;N養結合養豬發展模式,形成了種植、養殖、生態等多要素構成的多層復合循環模式,這種模式注重系統內資源的綜合利用和產業鏈接,突出模式的經濟效益,同時也實現環境的保護,是比較高級的循環農業發展模式。種養結合養豬模式,要堅持生產與生態兼顧、減量與增效協同、安全與有效并重的基本原則,在堆肥質量、安全監測、施用技術等方面要滿足農業農村部《2021年綠色種養循環農業試點技術指導意見》規定的技術指標。因此,種養結合發展養豬模式的實質就是建立起綠色環保、優質高效的現代養豬生產模式。
2 產業鏈接典型模式
“豬+X”家庭農場循環模式:
1)模式內涵該模式中“X”代表菜、果、糧等,實質上就是“一座(棟)豬舍+一片農田(地)”的家庭農場種養結合養豬模式。把豬舍每天的糞污收集起來進行簡單發酵處理,再經專門鋪設的管道輸送到周邊的蔬菜、果園地里或農田。
2)一些發展逐漸壯大的養豬企業充分借用了這種模式,如溫氏、正大等,把它演進成“公司+合作社+農戶+專業化生產”的種養結合循環養豬發展模式,在全國大面積推廣。通過這種化整為零的養豬模式,解決了大型規?;i場潛在的環境污染問題,實現了多贏。
“豬+沼+X”多配套循環模式:
模式內涵該模式是以“豬+沼”為循環主體的衍生模式,“X”代表了菜、果、茶、藕、稻等,這種模式既可以以農戶為主體,也可以以規?;i場為主體,建設沼氣池、豬舍、果(茶)園或農田幾大主體部分,形成養豬、沼氣、種植多位一體的生態循環種養模式(圖1)。需要注意的是該模式所需的果園、蔬菜、農作物面積、沼氣池容積與生豬養殖規模必須相匹配才能發揮最大的生態經濟效益。
模式優勢隨著農業產業結構的調整轉型,種養規模逐步擴大,該模式在我國應用比較普遍。模式應用大量試驗研究表明,“豬+沼+X”多配套循環模式應用非常廣泛有效。
該模式還可以根據不同的地域特點進行改善,如為適應北方氣候條件,可充分利用太陽能,在該模式基礎上,通過融入日光溫室,將溫室與豬舍、沼氣池和蔬菜生產有機結合起來,形成“四位一體”種養循環生態養豬模式(圖2)。日光溫室負責為豬舍、沼氣池、蔬菜提供適宜的溫濕度,蔬菜通過光合作用為豬的生長提供氧氣,沼氣燃燒和豬只呼吸作用又提供蔬菜光合作用所需要的CO2;人和豬的糞尿通過沼氣發酵工藝,產生的沼氣為農戶提供能源,產出的沼肥(沼渣、沼液)又可作為蔬菜的有機肥料。該模式在北方地區推廣應用效果較好,前景廣闊。
3 實施主體對象典型模式
根據種養結合養豬實施的主體對象不同,通??梢苑譃檗r村庭院模式、農業園區模式和農業企業模式幾類。
在我國很多產糧地區,已普及了戶用沼氣,農民根據生產實際情況,以沼氣的應用為紐帶,以農村庭院為主體單位,把養豬和作物(或林果)種植結合起來,形成了“豬+沼+糧”、“豬+沼+果”等農村庭院式種養結合養豬發展模式(圖3),投入產出效益明顯。
農業園區模式是指以農業生態示范園區為主體的循環種養結合養豬發展模式??梢允欠N業比較單一的農業生態園區,也可以是多層復合種養循環農業生態示范園區,充分利用立體種植技術和食物鏈原理,建立多層復合種養循環養豬模式(圖4),依托農業園區發展種養循環養豬,聚合效益明顯。
龍頭企業模式是指以養豬龍頭企業為主體實施種養結合。需要緊鄰豬場修建大型沼氣工程,豬場糞污通過地下管道進入集污池,再進入沼氣生產系統,沼渣沼液用于作物、蔬菜、林果等種植,形成以養豬龍頭企業為主體的循環農業生產模式(圖5)。
4 種養循環養豬存在的問題
種養結合養豬發展模式雖然各地經歷了多年來的不斷實踐,取得了巨大的經濟、社會和生態效益,但也還存在不少的問題需要解決:
1)養種結合循環養豬宣傳還不到位,理念尚未深入人心,如對種養循環兩大主導產業誰是主導產業認識不清晰,忽視種養結合的本質是循環利用,把種養結合看成只是簡單的組合或者利用;
2)規?;B豬與小農戶種植脫節,建設在偏遠山地的大型養豬場從空間上進一步加劇了種養分離,導致豬場廢棄物利用率較低;
3)缺乏豬場糞污從收集、貯藏、運輸到施用一系列工藝技術體系標準,施用方式粗放,糞便養分利用率低;
4)搞種養結合缺乏跨界思維,不能跳出種植和養殖產業,延伸產業鏈條;
5)豬場使用的消毒劑、糞污殘留物對土壤會形成一定的傷害;
6)缺乏測土測肥等專業性社會化服務,導致種養結合評價滯后;
7)種養結合缺乏長效運行機制,效益鏈條不完整,糞肥還田“最后一公里”途徑不暢。
5 種養循環養豬的前景展望
種養結合養豬發展模式是豬場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的根本出路,是破解農業面源污染難題、踐行綠色發展理念的重要舉措,也是破解農業環境突出問題、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建設生態文明國家的戰略選擇。隨著我國畜禽糞污養分管理準入制度的建立,第三方服務組織的培育壯大,豬場糞污還田的機械化和信息化程度進一步提高,全鏈條農田利用監測網絡的建立,重金屬和抗生素減量化等環保新技術的推出,種養結合養豬巨大的優越性會逐漸顯現出來,前景非常廣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