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場生物安全體系的搭建,對豬場的疾病傳播,外部病菌進入等有著很好的防疫作用。是切斷病毒傳播途徑,實現有效防控的必備一步。規模豬場的防疫流程你了解嗎?以下5個方面是重點!
一、門衛
門衛是豬場內外人員以及豬場物資出入的重點關卡,要嚴格按照豬場的生物安全制度做工作。
1、無人進出時,要保證豬場大門處于關閉狀態;
2、對進出豬場的人員、物資、車輛等做好登記并進行全面消毒;
3、嚴格把控外來車輛及人員的隔離處理,做好安全措施的落實和監督;
4、進入豬場及時按要求進行人員洗澡、更換衣物以及鞋底消毒等;
5、門衛要獲得負責人的通知后才能放人進入豬場,并告知入場程序,引導做好生物安全流程;
6、對外來人員的衣物進行清洗、消毒、烘干后放到制定位置;
7、要嚴禁帶豬肉制品及其他生鮮凍品進入豬場,入場前要對物資進行熏蒸消毒檢驗合格后才能放行;
8、定期更換門口消毒液并定期對大門區域做環境消毒。
二、車輛管理
1、進場前先對車進行徹底消毒后才能進入,車輛要遵從單向行駛,不能逆行;
2、車輛要根據運輸類別不同,停放區域不同,并做好該區域的處理與管理;
3、不同功能區域的車輛要禁止跨功能區域的使用;禁止場外車輛和人員進入豬場內部;禁止使用木質車輛在豬場進行運輸;禁止豬場運輸車輛在市場、活禽交易市場、屠宰場、死豬處理廠的??康?。
三、人員流動管理
1、外來人員
人員流動是較為常見、最危險且難以防范的途徑,要加強對外來人員的管理是豬場生物安全的關鍵。嚴禁外部人員的參觀訪問,更不能進入豬場生產區。外部人員的進入要考慮其是否是必要人員,比如政府人員、獸醫、設備維修人員是必要人員可以在負責人通知后,對訪客做好風險評估后方可進入,其他非必要人員一律免進。
2、豬場內部人員
針對不同功能分區要設置不同生物安全組長,要全場人員的思想中植入生物安全意識,并運用到日常,時刻遵循管理原則進行生產,場內工作人員不能跨功能區域進行活動,每次出豬完成后可以進行休假。
四、物資管理
1、外部物資
生活物資、疫苗、飼料、快遞以及豬場耗材等運到倉庫后,先進行徹底清洗和消毒,待通過非瘟檢測合格后,方可用自己的物資中轉車送進豬場。然后再根據豬場需求,經過規定的浸泡、烘干、熏蒸等處理后再進行分配使用。
2、內部物資
對日常的生產工具、易耗品、防護品以豬舍或者生產區域為單位進行儲存使用,避免不同豬舍間的交叉使用。生產工具每天使用后要及時進行清洗和消毒,放在制定位置。廢棄物和易耗品使用完畢后要放入到專用垃圾桶。生產人員日常使用的日用品使用后要進行更換并清洗消毒。
疫苗、藥品等物資從生產區領出后,只能本豬舍使用,嚴禁交叉使用。醫療器械每頭使用一套,嚴禁交叉使用。
那些可移動設備,B超機、背膘測定儀等電子設備用完后要進行徹底消毒后,再進行下次使用。最好在消毒后靜置24小時,再轉入下一個豬舍使用。電子產品臭氧熏蒸30分鐘后,以75%的酒精擦拭;其他設備噴霧消毒30分鐘后使用。生產區的車輛按照內部車輛生物安全規定操作。
五、豬群流動管理
1、外部引種
引種過程中豬群經過運輸進入到新環境,會出現應激反應,病原微生物對豬群的影響就會表現出來;對豬群要進行嚴格的隔離和馴化。
2、內部豬群
內部豬群要進行單向流動,同一豬場的豬群只能從生物安全等級高的區域想生物安全等級低的區域流動。避免將病原帶入上一級或者更易感的豬群。
3、對外出豬
出豬臺、豬場的中轉車,要提前進行清洗、消毒、晾干;使用后更是要進行及時清洗、消毒、晾干備用。上過出豬臺后的豬只不能再回到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