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份,國內豬價整體延續下跌趨勢,并一度“破八奔七”,跌破成本線,下旬出現小幅反彈后再次走跌,目前豬價在盈虧平衡線附近博弈。隨著年末收尾及元旦和春節的到來,下游需求也有改善預期。那么,年前豬價還有機會嗎?
12月份生豬、豬肉價格均出現下降
截止12月31日,全國生豬出欄均價16.16元/公斤,和月初相比下跌5.96元/公斤,跌幅26.94%。12月最低點在21日跌至15.39元/公斤,當時國內生豬價格普遍出現了“破八奔七”現象,尤其是東北地區,生豬價格一度逼近7元關口。生豬養殖盈利也跌破盈虧平衡線,21日自繁自養盈利能力為-150元/頭,隨后隨著豬價小幅回升,養殖盈利能力也隨豬價博弈,在盈虧平衡線附近徘徊。
隨著生豬價格的下跌,豬肉價格也跟隨豬價高位回落。12月全國豬肉批發均價為24.90元/公斤,較上月下跌6.01元/公斤,環比下跌19.44%。尤其是臨近元旦,豬肉批發價格仍呈下降趨勢,根據農業農村部監測數據,12月30日,全國豬肉批發價格為25.96元/公斤,周環比下降2.3%。
整體上來看,12月份生豬價格和豬肉價格的下跌,既在預料之中也在意料之外,預料之中的是豬價會出現下跌,而意料之外的是過度下跌至盈虧平衡線之下。從豬價下跌的原因來看,仍然是供大于求、供強虛弱所致。
供應端年底出欄過于集中,同時前期二次育肥對標年末階段消費高峰,供應端無可避免的出現了踩踏現象。而需求端消費表現平平,南方地區腌臘集中消費較往年減少了3成左右,而北方地區的需求恢復也不及預期。
一方面,受疫情影響,2022年居民收入銳減,制約豬肉消費恢復。盡管隨著疫情精準防控實施,需求有所回暖,但隨后受集中感染沖擊,需求再次受到抑制。
年前豬價還有機會嗎?
從供應端來看,隨著12月這波集中出欄,1月份預期出欄量將會有所下降。但由于今年春節提前,1月份有效交易時間較短,規模養殖場有可能會將節后豬源少量前置,同時,從市場反饋信息來看,中小散戶目前仍有2~3成二次育肥豬源仍然沒有出欄,而對于這部分豬源來說,春節之前是最后認價出欄的機會,將會拖累豬價,因此,春節之前市場生豬供應仍然充足。
從需求端來看,進入1月份后,隨著春節臨近,基層仍有階段性集中備貨預期,而部分屠宰企業也有逢低分割入庫的操作,對豬價形成支撐。
從市場心態來看,經過12月份的下跌洗禮,養殖端信心受挫,整體對春節前豬價走勢較為悲觀,而且部分養殖場有回籠資金償還利息壓力,出欄意愿偏強。
從宏觀調控來看,21日相關部門召開會議研究保供穩價,將緊盯市場供需動態和價格走勢,必要時將會采取收儲等措施,對于穩定市場心態起到了積極作用,養殖端抗價心態增強。
綜合以上因素,市場利多利空因素交織,但整體更偏向于利空,因此,1月份豬價或將維持偏弱震蕩趨勢,節前市場節奏把握難度較大。1月份上旬生豬市場或處于供需博弈、價格頻繁波動調整的階段;中旬隨著節前集中備貨,市場則有一定需求提升的空間,豬價有上漲可能;到下旬時,春節期間市場交投停滯,待開市后豬價或先穩后下降。
另外,從能繁母豬存欄量來看,截止11月末,全國能繁母豬存欄量4388萬頭,相當于正常保有量的107%。按照生豬養殖周期,從2023年3月份起,產能開始兌現,而節后消費預期將會走弱。因此,在未來一段時間內,豬價或仍將維持在成本線附近,養殖端盈利預期較為困難。
專欄作者
最新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