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母豬接生是養豬場的日常工作之一,同時是工作人員必須具備的基礎技能之一。給母豬接生最需要注意的是接生時間,我們可以根據母豬產前明顯的生理變化來把握判斷母豬生產時間。
母豬產前不同階段的征兆表現
1、母豬產前半個月,乳房開始由身體后驅向前逐漸變大,乳房基部與腹部間有明顯的界限;
2、母豬產前一周,兩排乳頭向外張開呈“八”字形;
3、母豬產前3~5天,外陰戶開始紅腫,尾根部良策逐漸下陷;
4、母豬產前1~3天,這個時候用手擠壓乳頭已經可以擠壓出乳汁,越靠后的乳房能擠出乳汁,說明距離母豬分娩的時間越近,一般來說最后一對乳房能擠出乳汁時,在12個時辰內就可產仔;
5、母豬產前6~10小時,母豬跟人一樣會出現產前不安情緒,這時候母豬臥立難安,有頻繁排尿的表現;
6、母豬產前1小時,母豬破羊水,羊水開始從外陰戶流出,這個時候為我們就要準備好接生了,不過這種方式比較適合小散養殖戶,規模場養殖場現在都在推行批次化管理模式;
在熟悉掌握了母豬臨產前征兆之后,我們要做好產前和產后的準備工作,這時候有些事項值得我們注意,以免錯誤方法帶來不必要的損失。
母豬產前和產后注意事項
1、母豬在生產前2~3天,喂養的精飼料要減半,可以適當加些麩皮。這樣做可以減少母豬營養,防止生產時乳汁分泌過量。母豬乳汁分泌過量可能會導致母豬在產仔時因臥地擠壓乳房,造成乳房炎。
2、母豬在生產時要注意清潔乳房,保持環境安靜防止應激。仔豬在落地后會有吸奶行為,清潔乳房可以避免仔豬在吸奶時被不潔物污染,引起腹瀉等問題;還有嘈雜環境容易引起母豬受驚應激。
3、母豬在生產后容易不吃食,這時不要急于給它投放高營養飼料,應當先喂水,在水里添加少量的紅糖或鹽,喂水可以補充生產時消耗的大量水分,正式開始喂食時飼料要質高量少。
目前而言,因受非瘟疫情影響,國內規模場開始引進國外批次化生產管理模式,這種方式對小散養殖戶更具有參考價值,希望小散養殖戶能熟悉掌握母豬產前的征兆,為養豬場降低不必要的損失。